家有琴童-读书简记 超越百岁:长寿的科学与艺术-读书简记 千脑智能-读书简记 笔记的方法-读书简记 心经抉隐-读书简记 刷新:重新发现商业与未来-读书简记 认知觉醒-读书简记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读书简记 模仿欲望-读书简记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简记 十分钟冥想-读书简记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读书简记 乔布斯、禅与投资-读书简记 掌控习惯-读书简记 金钱心理学-读书简记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简记 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读书简记 零极限-读书简记 投资最重要的事-读书简记 语言学的邀请-读书简记 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读书简记 管理的常识-读书简记 卡片笔记写作法-读书简记 纳瓦尔宝典-读书简记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简记 贪婪的多巴胺-读书简记 清醒的活-读书简记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读书简记 你是你吃出来的-读书简记 你可以跑的更快-读书简记 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读书简记 非暴力沟通-读书简记 异类-读书简记 稀缺-读书简记 为什么要睡觉-读书简记 事实-读书简记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读书简记 病毒学概览-读书简记 免疫学概览-读书简记 内观-读书简记 沟通的艺术-读书简记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读书简记 演化的故事-读书简记 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读书简记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读书简记 社会心理学-读书简记 追寻记忆的痕迹-读书简记 情绪-读书简记 远见:如何规划职业生涯3阶段-读书简记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读书简记 P·E·T父母效能训练-读书简记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读书简记 2015-2020美国居民膳食指南-读书简记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读书简记 批判性思维-读书简记 代码大全-读书简记 游戏力-读书简记 成功,动机与目标-读书简记 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读书简记 YOU身体使用手册-读书简记 登天之梯-读书简记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读书简记 请停止无效努力-读书简记 麦肯基疗法-读书简记 跟简七学理财-课程简记 指数基金投资指南(2017中信版)-读书简记 指数基金投资指南(2015雪球版)-读书简记 让大脑自由:释放天赋的12条定律-读书简记 养育的选择-读书简记 GPU高性能编程CUDA实战-读书简记 百万富翁快车道-读书简记 原则-读书简记 穷查理宝典-读书简记 C++并发编程实战-读书简记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书简记 Effective C++-读书简记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读书简记 Linux命令行与Shell脚本编程大全-读书简记 刻意练习-读书简记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读书简记 习惯的力量-读书简记 好好学习-读书简记 硅谷最受欢迎的情商课-读书简记 富爸爸,穷爸爸-读书简记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读书简记 阻力最小之路-读书简记 ProGit-读书简记 思考:快与慢-读书简记 C语言深度剖析-读书简记 编程珠玑-读书简记 Head First 设计模式-读书简记 反脆弱-读书简记 我的阅读书单 小强升职记-读书简记 观呼吸-读书简记 黑客与画家-读书简记 晨间日记的奇迹-读书简记 如何高效学习-读书简记 即兴的智慧-读书简记 精力管理-读书简记 C++编程思想-读书简记 拖延心理学-读书简记 自控力-读书简记 伟大是熬出来的-读书简记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书简记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简记 没有任何借口-读书简记 一分钟的你自己-读书简记 人生不设限-读书简记 暗时间-读书简记
家有琴童-读书简记 超越百岁:长寿的科学与艺术-读书简记 千脑智能-读书简记 笔记的方法-读书简记 心经抉隐-读书简记 刷新:重新发现商业与未来-读书简记 认知觉醒-读书简记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读书简记 模仿欲望-读书简记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简记 十分钟冥想-读书简记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读书简记 乔布斯、禅与投资-读书简记 掌控习惯-读书简记 金钱心理学-读书简记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简记 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读书简记 零极限-读书简记 投资最重要的事-读书简记 语言学的邀请-读书简记 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读书简记 管理的常识-读书简记 卡片笔记写作法-读书简记 纳瓦尔宝典-读书简记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简记 贪婪的多巴胺-读书简记 清醒的活-读书简记 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读书简记 你是你吃出来的-读书简记 你可以跑的更快-读书简记 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读书简记 非暴力沟通-读书简记 异类-读书简记 稀缺-读书简记 为什么要睡觉-读书简记 事实-读书简记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读书简记 病毒学概览-读书简记 免疫学概览-读书简记 内观-读书简记 沟通的艺术-读书简记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读书简记 演化的故事-读书简记 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读书简记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读书简记 社会心理学-读书简记 追寻记忆的痕迹-读书简记 情绪-读书简记 远见:如何规划职业生涯3阶段-读书简记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读书简记 P·E·T父母效能训练-读书简记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读书简记 2015-2020美国居民膳食指南-读书简记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读书简记 批判性思维-读书简记 代码大全-读书简记 游戏力-读书简记 成功,动机与目标-读书简记 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读书简记 YOU身体使用手册-读书简记 登天之梯-读书简记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读书简记 请停止无效努力-读书简记 麦肯基疗法-读书简记 跟简七学理财-课程简记 指数基金投资指南(2017中信版)-读书简记 指数基金投资指南(2015雪球版)-读书简记 让大脑自由:释放天赋的12条定律-读书简记 养育的选择-读书简记 GPU高性能编程CUDA实战-读书简记 百万富翁快车道-读书简记 原则-读书简记 穷查理宝典-读书简记 C++并发编程实战-读书简记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书简记 Effective C++-读书简记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读书简记 Linux命令行与Shell脚本编程大全-读书简记 刻意练习-读书简记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读书简记 习惯的力量-读书简记 好好学习-读书简记 硅谷最受欢迎的情商课-读书简记 富爸爸,穷爸爸-读书简记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读书简记 阻力最小之路-读书简记 ProGit-读书简记 思考:快与慢-读书简记 C语言深度剖析-读书简记 编程珠玑-读书简记 Head First 设计模式-读书简记 反脆弱-读书简记 小强升职记-读书简记 观呼吸-读书简记 黑客与画家-读书简记 晨间日记的奇迹-读书简记 如何高效学习-读书简记 即兴的智慧-读书简记 精力管理-读书简记 C++编程思想-读书简记 拖延心理学-读书简记 自控力-读书简记 伟大是熬出来的-读书简记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书简记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简记 没有任何借口-读书简记 一分钟的你自己-读书简记 人生不设限-读书简记 暗时间-读书简记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读书简记

2019年01月09日

写在前面


该书是通过好书一下找到的哲学类高分书籍,读完很透彻通畅。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内容简称存在主义治疗是每一个心理治疗师在其临床工作和个人生活中都可能会采用到的一种精神取向,或者说是生活哲学。心理治疗的根本问题与人类存在的核心问题在这里相遇。在本书中,亚隆教授从临床经验、实证性研究、哲学文献以及其他大量资料出发,围绕着四个“生命的终极关怀”一死亡、自由、存在的孤独和无意义一逐一进行深人探讨。

死亡帮助我们了解焦虑,提供了一个心理动力的架构,它是解译的基础,也是一种能够激发观点大幅转变的边界经验;自由帮助我们理解承担责任,做出改变、决定和行动的承诺;孤独阐明了关系的角色;而无意义则将我们的注意力转向一种原则,即投身于生活之中。该书为所有思考过人生意义的人提供了一个对生命和存在进行反思的空间。下文是书中的经典摘录。

第一章 导论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是一种动力性治疗方法,其焦点在于根植于个体存在中的关怀。

个体的心理动力学包括了在其内部运转的多种无意识和意识的力量、动机以及恐惧。动力性心理治疗就是以这个心理功能动力性模型为基础的治疗。

存在主义观点强调一种不同类型的基本冲突:既不是与被压抑的本能抗争之间的冲突,也不是与内化了的成人之间的冲突,而是在个体面对存在的既定事实时引发出来的冲突。而我所说的存在的“既定事实”,意指某些终极关怀、某些人之所以为人的必然特质。

本书涉及四个终极关怀:死亡、自由、孤独和无意义。个体与这些生命真相的正面交锋,构成了存在主义动力性冲突的内容

第一部 死亡


在接下来的四章里,我将探讨死亡的概念在心理病理和心理治疗中所具有的作用。我要谈及的基本假设很简单

1.死亡恐惧在我们的内心体验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它比任何其他事情都更萦绕在心;它在表层之下持续低吟;它是一种在意识边缘上阴暗沉郁、令人不安的存在。

2.儿童在很早的年纪就时时处处专注于死亡。他的主要发展任务就是处理湮灭所带来的极大恐怖。

3.为了应对这些恐惧,我们建立起防御以避免对死亡的意识。这些防御以否认为基础,塑造人格结构,如果适应不良会导致临床症状。换句话说,心理病理是以无效模式来逾越死亡的结果。

4.最后,在死亡意识的基础之上有可能建立起一种适用广泛而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

第二章 生命、死亡与焦虑


死亡其实一直搔到我们的痒处,对死亡的态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成长方式,也影响着我们衰老和生病的方式。我将检视下面两个基本命题,这两个命题都对心理治疗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生命和死亡相互依存;它们同时存在,而不是先后发生的。死亡在生命表层之下持续骚动,并对经验和行为产生巨大影响。

2.死亡是焦虑的原始来源,因此也是心理病理的根本源头

尽管肉体的死亡会毁掉人,但死亡的观念却能拯救人。


海德格尔认为,世上有两种基本的存在模式:(1)忘失的存在状态;(2)念兹在兹的存在。

当人活在忘失的存在状态时,也就是活在事物的世界里,沉浸于日常琐事:此时的人“降低了层次”,专注于“无所事事的闲聊”,迷失在“他者”之中,任由日常世界摆布,只关心事物应该的样子。在另一种状态—念兹在兹的存在状态中,人着眼于事物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它应该的样子,并为之感到新奇。以这种模式存在意味着对生存的持续意识。这个模式通常被称为“本体模式”(ontological mode,希腊字ontos的意思就是“存在”),在这个模式中,人会保持对生存的注意,不仅注意到生存的脆弱性,也会注意到个体对自身生命存在所负有的责任(我会在第六章中讨论)。由于人只有在这种本体模式中才会触及自我的创建,因此人也只有在这个模式中才能掌握改变自己的力量。


弗洛伊德:“一种愉悦的可能性如果受到限制,会提高该愉悦的价值。”


伯特·杰伊·利夫顿谈到几种人类试图获得象征性永生的模式,从中可以看到死亡恐惧对文化无所不在的影响:

1.生物学模式—通过子孙后代、通过无穷无尽的血缘连结而活下去;

2.神学模式在一个与此间不同的更高等的存在层面活下去;

3.创造性模式通过个人作品及其创造性的长久影响力,或是通过对他人的影响而活下去(利夫顿认为治疗师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延续个人的生命,通过帮助病人启动了无止尽的生物传递链,通过病人的孩子和相关人员将自己的种子传递下去);

4.永恒自然的主题—通过与支配生命的自然力重新连结而活下去;

5.超验的模式—在一种非常热切,以至于时间和死亡都不复存在的状态中,通过“忘我”而活在“持续的当下”。


他区分出三种死亡恐惧类型:(1)死后的情形;(2)临终的情形;(3)生命的终结。正如罗伯特·凯森鲍姆所指出的,这三种恐惧中,前两种是与死亡有关的恐惧。只有第三种恐惧—“生命的终结”(结束、消亡、毁灭),才是更核心的死亡恐惧。

祁克果首先厘清了恐惧和焦虑(忧虑)之间的差别;他认为,恐惧是害怕某种事物,而忧虑则是害怕没有事物

第三章 儿童的死亡概念


我自己的临床工作,还有对他人工作的考察,令我得出几点结论:

1.行为科学家仔细考察这个课题时总会发现,儿童非比寻常地专注于死亡。儿童对死亡的关注很普遍,而这对于他们的经验世界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死亡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谜题,他们的主要发展任务之一就是要应对无助感和消亡的恐惧,而性欲问题是继而衍生出的产物。

2.儿童不仅非常关注死亡,而且这些关注开始的年龄远比人们想象得更早。

3.儿童对死亡的意识,还有他们应对死亡恐惧的方式,都会经过系列顺次发展的阶段。

4.儿童的应付策略总是基于否认:他们似乎没能成长到足以承受生死,或许我们永远都无法成长到直面这一事实。

总结来说,有可信的证据显示儿童在早年就发现了死亡这回事他们知道生命终将不复存在,也会把这个知识应用到自己身上,这发现的结果是使他们承受着很大的焦虑。一个重要的发展性任务就是处理这种焦虑,而儿童有两种主要的处理方式:改变死亡难以忍受的客观事实,或是改变内心的主观体验。儿童会否认死亡的必然性和不变性。他们会创造不死的神话,或是愉快地接受长者所提供的神话。儿童也会通过改变内在现实来否认自己在死亡面前的无助感—相信自己的特殊、全能和不受伤害,以及存在某种针对自己的外在力量或生命会拯救他脱离所有其他人都要面临的命运。

第四章 死亡与心理病理现象


心理病理现象是应对焦虑的拙劣而无效的模式。存在主义假定焦虑源于个体在存在中与终极关怀进行的对抗。

所有人都在面对死亡焦虑。大部分人会发展出适应性的应对模式——由一些基于否认的策略所组成,诸如压抑、潜抑、置换、相信自身的全能、接受社会认可的宗教信仰,从而使死亡“解毒”,或是以获得象征性永生为目标,来努力克服死亡当人们因为非同寻常的压力,或是因为防御策略无效而进入所谓的“病人状态”时,就会发现处理死亡恐惧的惯常模式是无能为力的,因而被迫采用极端的防御方式。这些防御操作通常是应对恐惧的拙劣模式,从而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临床表征。

独特性与相信终极拯救者,两种信念都可以提高适应能力。然而两个信念被过度或过于广泛地使用时,就会超出个体的适应能力。

焦虑由此渗透出来,使人采取极端的方法来保护自己,而心理病理现象的出现,不是防御崩溃状态就是防御失控状态。


独特性

强迫性个人英雄主义者描绘了一种清晰的、过度使用的独特性防御的范例,它使人免于焦虑的折磨或者使人退化到逃避的模式,但这在临床上并不常见。常见的例子是“工作狂”—全神贯注于工作的人。工作狂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坚信他是“一直走在前面的”、“持续进步的”、不断提升的。时间是个敌人,不仅是因为时间有限,而且时间会威胁到独特性妄想的支柱:相信自已永远在进步。工作狂必须无视时间的讯息:消耗了将来才使得过去不断增长。

它们强有力地让我认清,我是如何蒙骗自己的,我通过把自已不断地投进未来而产生了战胜死亡的错觉。我的存在不同于蜥蜴的存在;我准备、我成长、我超越。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这样描述:“有目标的人一直试图确保的是,虚假而不切实际的永生,通过把行动推向未来,而使他的行动不朽。他爱的不是他的猫,而是它生的小猫;其实也不是小猫,而是小猫生的小猫,如此一直穷尽到猫族的终极步。”

“这深渊正是生活本身,那桥就是虚假的生活……”没有什么比这句话说得更清楚了。防御如果成功的话,可以避免个体知觉到深渊。断裂的桥、失败的防御,让人们面对真理与恐惧,发现人到中年只是经过了几十年的自我欺骗,实在是情何以堪。


终极拯救者

个体发育重演着种系的发展。个体在身体和社会方面的发展是人类发展历史的镜像。在人类信念中,最明显、最清楚的社会属性就是,存在着一个全能的解救者:永远关注着、热爱着、保护着我们的力量或物质。

个体的一生都在试着满足内心的两种需求:一方面是独立自主,另一方面是被保护和与他人融合。同时又需要面对这二者内在的恐惧。


心理病理现象与认知方式。人的认知方式与心理防御的“选择”及心理病理现象的形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场的依赖一独立是一个连续体,心理病理现象则是发生在连续体的两极;此外,两极的病理现象是完全不同的表现方式。

“内控者”有内在的控制点,感觉他们能控制自己的命运;“外控者”认为控制点在外部,他们在自身之外寻找答案、支持及指导。

第五章 死亡与心理治疗


死亡的现实对心理治疗是重要的,这体现在两个明确的方面:觉察死亡作为一种“边界处境”可能使生命观发生彻底的转变;死亡是焦虑的基本来源。

边界处境”是指一个事件、一种紧急的体验,迫使人面对自己存在于世的“处境”。面对个人的死亡(“我的死亡”)是一种极端的边界处境,其力量足以使人的生活方式发生极大的转变。“虽然肉体的死亡可以毁灭一个人,但是死亡的观念却能拯救他。”死亡作为一种催化剂,可以推动人们实现一种更高的存在状态:从想知道事物如何运作到想知道事物的本质。死亡的觉察使人们脱离对琐事的关心,为生命提供深入、强烈而完全不同的观点。


面对死亡和个人改变:作用的机制

1.癌症治愈神经症。

2.生命无法拖延。

一个人能真正生活的只有当下;事实上,人不可能比当下活得更久—当下一直伴随着你。即便是在回顾既往生活的那一刻,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人仍然在体验着、在生活着。永恒的时态是当下,而非未来。

只要一个人活着,就有可能性—他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直到最后一刻

3.盘点你的福气

盘点你的福气!我们怎么会忽略这个令人获益的简单训诫呢?通常,我们并不在意自己真正拥有的和能做的事,反而想着自己缺少的和不能做的事,或者由于微不足道的忧虑和名声或自尊心受到威胁,使我们的成长受到阻碍。牢记死亡于心,就会对数不尽的存在的馈赠抱持欣赏和感恩之心。斯多葛学派所谓“如果你想学会如何生活,就要深思死亡”正是这个意思。重要的是,不要被病态的死亡观念所支配,而要在死亡的背景下体会生命,从而使生命变得自觉、生活变得丰富。如同桑塔雅纳所言:“死亡提供的黑暗背景使细致的生命之色更为纯粹。”

4.去认同( disidentification)。

焦虑是人们察觉到某种对生存构成威胁的危险时发出的信号。

治疗师想要说:“不,你不是你的事业,你不等于你健美的身体,你不是母亲、父亲、智者或永远的照顾者。你是你自己,你的核心特质围绕着它画一条线:所有在线外的事都不是你;它们都会消失,而你仍将存在。”

不幸的是,如此不证自明的劝告,就像所有不言而喻的道理样,在促发改变方面,几乎没有效果。治疗师必须为加强劝告的力量而寻找方法。我在癌症病人团体和教学中常用的一个方法是,结构化的“去认同”的练习*。步骤很简单,大约要用三十到四十五分钟我挑选一个安静平和的环境,请参与者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卡片上列出八个答案。然后,我请他们重新审视这八个答案,并将这些卡片按照重要性和核心度排列:最接近核心的答案放在下面,最外围的回答放在上面。然后,请他们研究最上面的卡片并思考放弃这个特质会怎么样。大约两、三分钟后,请他们(用较少分散注意力的平和信号,比如铃声)继续思考下一张卡片,依此类推,直到他们全部八种特质完全被剥夺。接下来,可以通过反向进行上述步骤帮助参与者整合。

去认同是罗伯托·阿沙鸠里心理综合系统的重要部分,试图通过让人们系统地想象去除自己的身体、情绪、欲望,最后是思维,帮助人们达到“纯粹自我意识的核心”。

对死亡的觉察促进了观点的改变,并使人能够区分核心和附属品:重新投身于核心而脱离其他。

在一张白纸上画一条直线。线的一端代表你的出生,另一端代表你的死亡。在代表你现在年龄的地方画个叉。深思五分钟。


死亡的概念为心理治疗师提供了两种主要的干预方式。我已讨论过第一个:死亡之所以极其重要,是因为如果恰当地去面对,可以改变人们对生命的看法,能够促使人们完全真正地投入生活。现在我转向第二点,即假设死亡恐惧是焦虑的基本来源,也就是说,死亡恐惧出现于生命早期,它在塑造性格结构过程中发挥着作用,并在生中不断地引发焦虑,这导致了明显的苦恼和心理防御的建立。

存在主义取向的治疗师,虽然希望减轻焦虑的破坏性后果,但却不希望消除焦虑。没有焦虑,就不能活出真正的生活,也无法面对死亡。焦虑既是敌人,也是向导,它可以指出真正的存在之路。治疗师的任务是把焦虑减轻到比较舒适的程度,然后利用这种既存的焦虑来增加病人的觉察力和活力。

提供一个治疗师可以极大提高其效力的参考框架。就像大自然拒绝真空一样,我们人类也憎恶不确定性。治疗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增强病人的确定感与掌控感。人是否能够以一些条理分明且可预期的模式来解释、梳理生活中的事情,这可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问题我们把某件事情置于因果关系之中,它就好像处于我们控制之下了那么,我们的内在体验或行为就不再恐惧、排斥或担心失去控制;相应地,我们的行为(或内在体验)也以我们能命名或识别的东西为依据。这种“因为”给人以掌控感(或者说在现象学上相当于掌控的掌控感)。我相信这种从理解所涌现的能力感,也同样发生于我们的基本存在处境方面:每个人都在面对宇宙的冷漠,每个人本质上都是无助而孤独的,当我们开始了解到这样事实时,出乎意料的是,我们反而感觉到更少的无价值感、更少的无助和更少的孤单。

回避面对存在主义治疗核心概念的治疗师,也不会帮助病人去面对这个核心概念—不确定性直存在,所有人都必须学习与之共存。

有一个特别有用的公式:死亡焦虑与生活的满足成反比。

以他典型的夸张式语句说道:“变得完美、成熟的一切——都愿意死,所有不成熟的人都想要活。所有受苦的人都想要活,以便能够变得成熟和快乐,怀着渴望——渴望更深、更高、更耀眼。”

这样的领悟无疑给了治疗师一个立足点!如果能帮助病人体验到生活的满足感增强,治疗师就能使过度的焦虑平静下来。当然,这个公式是循环的,个体正是由于过度的死亡焦虑才会活在受限制的生活中——致力于更多的安全、生存和解除痛苦,而不是成长和实现。

死亡只不过是人类存在处境的一个成分,死亡觉察的思考只是阐明了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一个方面。为了成为完全平衡的治疗方法,我们必须审视每一项终极关怀的治疗含义。死亡帮助我们了解焦虑,提供了一个心理动力的架构,它是解译的基础,也是一种能够激发观点大幅转变的边界经验。我接下来要谈的其他每一项终极关怀各自提供了完整心理治疗体系的不同环节:自由帮助我们理解承担责任,做出改变、决定和行动的承诺;孤独阐明了关系的角色;而无意义则将我们的注意力转向一种原则,即投身于生活之中。

第二部 自由


第六章 责任


责任意味着个人原创。意识到责任等同于意识到自己是自我、命运、生命中的困阻和感受的创造者,也是个体自身痛苦的创造者。

萨特对于自由的观点有着深远的意义,他说:人类不仅仅是自由的,而且注定是自由的。进一步说,自由的概念扩展到不仅要为世界负责(也就是将意义注入世界),还要为个人的生活负责,不仅仅是为个人的行动负责,也要为不作为负责。

两个层面的责任,即对意义的赋予和对行为的责任,对于心理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逃避责任的临床表现

让我们现在看一看那些能够使个体避免察觉到责任的心理防御机制。每位治疗师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都会遇到几种逃避责任的防御实例。我将会讨论那些最常见的防御,包括强迫性、转换责任否认责任(“无辜的受害者”、“失控”)、避免自主行为,以及与决策有关的病理。

1.强迫性

个体最为常见的对抗觉察责任的动力性防御之一是建构一个没有自由体验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受到某种不可抗拒的、自我疏离的(“非我”)的力量的影响。我们把这种防御叫做“强迫性”。

2.责任的转换

承担责任是改变的先决条件。

3.否认责任:无辜的受害者

4.拒绝责任:失去控制

5.逃避自主行为

6.愿望和决定的障碍

当一个人完全意识到了自己的愿望和决定的时候,也就是完全面对责任的时候。

人自愿成为自己现在的样子。如果一个人对自我构建(及其中隐藏的无根感)感到恐慌,那么他就可能会使自己麻木而不去期望或者感觉,放弃选择或者将选择转嫁给他人、某个机构或外在事件以逃避愿望。


这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很常见:人们先是预期某件事情会发生,然后依照预期行事使得预期实现,最后将对行为的觉察掩盖在潜意识中。

对珀尔斯来说,承担责任意味着个体要为所有自己的感觉(包括那些不愉快的,通常会投射到他人身上的感觉)负责。

当然,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和拥有更丰富的经验和能力两者是相同的。我想要做的是……让你对每一种情绪、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想法负责,不要让其他任何人替你负责任,让你了解你会因此有多大的收获……

责任的概念是心理治疗的核心。从实践的角度看,它是有效的,接受责任可以让个体获得自主,充分实现其潜力。

我们的生命是由生命中的种种外力决定的,这个事实只是真理的一面;另一面是我们决定使生命中的外力形成我们的命运。只有把这两方面放在一起,我们才能够探讨理性与癫狂的问题。

个人面对自身处境的态度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仅仅基于可测量的行为来判断人性,是对人性的扭曲。我们无法否认环境、遗传和偶然事件在人的一生中占有一定分量。环境的限制作用是很明显的:萨特谈到过逆境指数。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影响生活的外在困境。举例来说,多种可能性都可能让我们在寻找配偶或者工作上遇到困难,包括身体的缺陷、教育程度不够、健康有问题等。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们在这个情境中就毫无责任(也别无选择)了。我们对自已从困境中能获得什么负有责任,我们面对困境的态度负有责任,对自己是否会被伴随而来的痛苦、愤怒、沮丧所击倒负有责任。举例来说,虽然外貌在社会上很受重视,但是许多人的个人风格和魅力超越了其平淡无奇的外表(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林肯曾经说过“四十岁以上的人们要为自己的相貌负责”)。即便所有的努力都失败了,逆境无法克服,人们也要为自己对逆境采取的态度负责:是痛苦懊恼地生活,还是找到超越逆境的方法,在逆境中重建有意义的生活。

不管人所处的情况如何(即所谓“逆境指数”),人总是要为自己所抱持的态度负责。

无法充分尽己所能生活的人,会体验到一种我在此称为“存在的内疚”的深刻的、强烈的感受。

必须帮助病人区分真正的内疚、神经症内疚和存在的内疚。存在的内疚不仅仅是一种令人不安的主观状态,或是一个需要被修通和排除的症状。治疗师应该把它看作是来自病人内心的呼唤,如果留意倾听,可以成为自我实现的向导。像约瑟夫或T先生一样有存在的内疚的人,都违背了各自的命运。受害人是潜在的可能的自我。要得到救赎,就必须把自己投入“真正的”人生使命中,正如祁克果说的,“愿意成为自己”。

第七章 意志


日本谚语有云:“知而不行,就是完全不知。”责任的觉察,本身并不等于改变;它只是改变过程的第一步。

为了改变,人们必须先担负起责任:必须承诺自己有所行动责任”( responsibility)这个词本身就表示能力:“反应”(response)加“能力”(ability),就是反应的能力。改变是心理治疗的职责,而治疗的变化必须表现在行动上——不是表现在知道、打算或梦想上。

“意志”定义“努力的启动装置”、“负责的行动者”、“行动的主要推动力”、“意愿的所在”。

记忆(“过去的器官”)关心的是客体,意志关心的是计划;而有效的心理治疗,正如我希望证明的那样,既要注重病人的客体关系,也要着眼于他们的计划关系。

在临床工作中,我有时认为意志就是病人内部那个负有责任的推动者,像是一台被多层厚重金属包裹、埋藏起来的发动机。我知道充满活力、原动的部分深嵌于机器内部。我围着它团团转,试图从远处影响它、规劝它、敲打它、拨弄它、朝它念咒施法,或是进行我认为能够影响它的仪式。

兰克描述了意志的三个发展阶段:(1)对立意志—反抗别人的意志;(2)正面意志—愿意做自己必须做的事;(3)创造性意志愿意做自己想做的事。养育儿童(和治疗)的目标就是把前两个阶段的意志转变为创造性意志,兰克认为,养育儿童的主要“错误”是压制冲动状态和初期的意志(“对立”或“消极”的意志)。


莱斯利·法伯对意志心理学的贡献是,对过分强调自觉意志提出了极为重要的修正。法伯认为给意志下定义的努力注定失败,因为存在两类意志,二者截然不同,笼统的定义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法伯所说的第一类意志—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在行动中不能明显体验到,而在事后可以被推断的,这类意志可以说是潜意识的。

第二类意志则是意识的成分:在事件发生之时就有所体验。人们可以轻易地描述它的存在、状态和重要性。第二类意志竭力趋近某些特定的对象(不像纯粹作为推动力的第一类意志),功利性是其特质:“我做这个为的是得到那个。”这类意志的目标在一开始就是已知的(例如:减肥、改变人际交往的风格、从大学毕业)在治疗中,必须以不同的方式对待这两类意志。第二类(意识的)意志通过劝告和诉诸意志力、努力、决心来处理。第一类意志不受这些命令的影响,必须以间接的方式来对待。把施加于第二类意志的规劝技巧应用到第一类意志时,将产生严重的问题。法伯举了一些例子:我能获得知识,却无法拥有智慧;可以躺在床上,却无法入眠可以进食,却无法产生食欲;顺从,但不是谦逊;小心谨慎,但不是美德;一意孤行或虚张声势,但不是勇气;好色,但不是爱;怜悯,却没有同情;祝贺,却没有钦佩;虔诚,却没有信仰;阅读,却没有理解。


愿望,罗洛·梅的定义是“在想象中体验产生某种行为或状态的可能性”,这是意志过程的第一步。只有在愿望产生之后,才能发动“努力的启动装置”,从而引发接下来的意志行为、承诺和选择,它们在行动中达到顶峰。

简言之,治疗这部车没有顺滑的、无噪音的自动变速器;努力是必要的,而意志就是“努力的启动装置”。

人通过愿望而启动,然后凭借选择而实施。

临床工作者的目标是改变(行动);负责任的行动始于愿望。如果个人了解自己的渴望,他才能为自己而行动。如果一个人不了解自己的渴望、不能产生愿望,就无法想象自己的未来,而负责任的意志就会夭折。一旦愿望具体化了,意志的过程就会启动并最终转化为行动。我们应该怎样命名这个转化的过程呢?在愿望和行动之间需要对自己做出承诺,需要“限令自己为此事全力以赴”。我觉得最恰当的字眼似乎是“决定”或“选择”*,这是临床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家都会使用的词做出决定意味着将有行动跟随。如果没有行动发生,那就表示没有做出真正的决定。如果有愿望而没有行动,那就表示没有真正的意志。(如果有行动而没有愿望,也是没有“意志”;那只是冲动的行动。)

愿望需要感受。如果一个人的愿望基于感受之外的东西—例如,理性思考或道德责任,那么,它们就不再是愿望,而是“必须”或应该”,人与真实自我的交流就被封锁了。

一旦个体充分体验到愿望,就要面对决定或选择。决定是愿望和行动“之间的桥梁。决定意味着致力于行动的过程。如果没有行动随决定而产生,我认为就是没有真正的决定,那只是摇摆不定的决定,一种失败的决心。


威廉·詹姆斯深入思考了人是如何做出决定的,他描述了决定的五种类型,只有前两种包含“刻意的”努力:

1.合理的决定。我们思考支持和反对某一决定的理由并选定其中之一。常规的理性平衡;我们以一种自由状态的完美感觉做出决定。

2.刻意的决定。刻意且费力的决定包括着一种“内在努力”的感觉。一种“缓慢、非常吃力的意志”。这种决定是很少见的;人类绝大部分决定是无须努力而做出的。

3.放任的决定。在这种情形中,似乎没有哪一个行动有足够的理由,每一个看起来都很好,我们渐渐变得厌倦或灰心。我们通过放任自己进入由外在偶然因素确定的方向而做出决定。

4.冲动的决定。我们感觉到无法做出决定且决定像第三种一样出于偶然。但它来自内在而不是外在。我们发现自己的行动是不自觉的,而且常常是冲动的。

5.基于观念改变的决定。这种决定常常是突然发生的,是某些重要的外在经验或内在改变(比如,哀伤或恐惧)的结果,导致观念上的重大改变或是“内心的改变”(我在第五章描述的很多癌症病人做出的就是这种决定)。


为何难以决定

1 选项互相排斥。

2 决定是一种边缘体验

3 决定与内疚。

责任是把双刃剑:如果个体接受自己对人生处境的责任并作出改变的决定,就暗示着个体要独自为过去无法改变的悲惨生活负责,也暗示着很久以前本来能够改变。

人无法让时光倒流。人只能通过改变未来以补偿过去。


逃避责任的临床表现

通过强调与决定相伴的放弃、焦虑和内疚来回答“为何难以决定”这个问题。为了淡化决定的觉察和痛苦,个体必须建立防御来对抗这些威胁:通过歪曲其他选项来避免放弃的感觉;通过安排别人或其他什么东西做决定来避免存在的焦虑和内疚。

1 打折扣。如果难以决定是出于选择时必须放弃其他可能性的话,那么如果能设置放弃较少的情境,做决定就变得容易了。

2 贬低未被选择的项目。

“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做出的选择显得与自身的价值观不一致(失调)。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失调的紧张状态是极为不愉快的,所以个体忙着(但不是在意识层面)采取些行动以降低那种紧张。

3 委托他人做决定。

4 把决定交给某件事物。

5 “规则”是另一种便捷的决定代理者。


没有努力就不可能有改变,而决定正是努力的启动者。

由别人做出的决定根本就不是决定。

决定的无可避免和无处不在。人不可能不做决定。不管我们多么不愿意,做决定都是无法回避的。如果真是人自己造就了自己,那么决定就是人创造出来的这种生命体的基本粒子。

如果完全认可自己的决定无处不在,人就会以真实的方式面对自己的存在处境。

只有当自己能欣赏自己的行为方式时,一个人才可能真正地爱自己。

领悟引发改变的方式是:(1)领悟促进治疗师一病人关系的发展;(2)治疗师使病人获得解放受压制意志的领悟:治疗师通过各种方法来让病人了解到,只有他们能够改变他们自己创造的世界;改变没有危险;为了得到他们真正想要的,他们必须改变;每个人都有改变的力量。

意志的概念为这些不同的解释体系提供了最重要的组织原则。它们都由相同的机制而发挥作用:它们之所以是有效的,在于它们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个人掌控感,从而激发了蛰伏的意志。

解译的方式需要考虑理解与背景之间的关系:理解需要某种背景,但是这个新的理解又改变了背景的感知。所以,解译是一种有机的过程,背景和理解在其中连续不断地重新组合彼此。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过去和现在的关系:人们的过去并不像某个古老庙宇的残垣断壁,既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可以穷尽的;过去是由现在组成的;并且,过去以其多变的内在象征影响着现在。

探索过去是为了促进、加深当前的关系。

第三部 孤独


第八章 存在孤独


向最深处探索的过程(海德格尔称之为“揭露”),使我们认识到自己是有限的,我们必然会死亡,我们是自由的,我们也无法逃避自己的自由。我们同时也了解到人必然是孤独的。

三种不同的孤独:人际孤独、心理孤独和存在孤独。

人际孤独就是通常人们感受到的寂寞,意指与他人分离。

心理孤独是指人把自己内心分割成不同部分的过程。在当代心理形式的自我分裂。因此,只要人压制自己的欲望或情感,把“应该如是”或“必须如是”作为自己的愿望,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埋没自己的潜力,都可以导致心理孤独。

个体常常和他人隔绝或者和部分自我隔绝,但是在这些隔绝背后有一种更基本的、因存在而存在的孤独。即便是和别人有着最圆满的沟通,或者是有着最高程度的自我知识和自我整合,这种孤独也不会消失。存在孤独指的是个体和任何其他生命之间存在着的无法跨越的鸿沟。它也指一种更基本的隔绝,个体和世界的隔绝

认识到“自己的死亡”会让人彻底了解没有人可以与别人一起死亡,也没有人可以替代另一个人死亡。

一个人为自己的生命负责,这是很寂寞的。责任的意思就是做自己生命的主人。意识到自己是自己生命的作者意味着不再相信有人可以创造和保护自己。

人类的生命起源于精子和卵子的结合,经历了完全依赖于母亲的胚胎期后,再进入在物质和情感上依赖于周围成人的阶段。然后个体逐渐建立了自身的边界,明确自己和他人的分界,逐渐成长为依靠自我的、独立的、和他人分离的人。不分离意味着不成长,而分离和成长的代价是孤独。

没有一种关系可以消除孤独感。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存在的。但是孤独感可以被共享,爱能够弥补孤独感带来的痛苦。

我相信如果我们承认自己的存在是孤独的,并且毅然地面对孤独,我们就能够真正地去爱他人。可如果我们在深不可测的寂寞前为恐惧所征服,我们就不能够真正和他人建立联系。相反,我们会为了力图不在存在的海洋中溺亡,而向他人疯狂地舞动双手。

最好的关系是个体以彼此无所求的方式建立关联。

马斯洛的基本主张之一是,人的基本动机或者是指向“匮乏”,或者是指向“成长”。他认为,神经症是一种匮乏的疾病,源自始于生命早期的缺乏对某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这些需要包括安全感、归属感、认同感、爱、尊重、重视。这些需要得到了满足的个体是成长导向的,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潜力,达到成熟的自我实现。

爱是我们应对孤独的最佳模式。布伯、马斯洛以及弗洛姆得到了类似的答案,即无所求的爱。

并不是所有形式的爱都能够同样解决孤独的痛苦。弗洛姆区分了“共生结合”(一种堕落的爱)和“成熟”的爱。

成熟的爱是在“保存人的完整和个体性的情况下的结合……在爱中,两个对立的东西共存,两个人既成为一体,又各自保持独立”

爱是一个积极的行为,而不是消极的情感,它是给予,而不是接受,是“立于其中”而非“坠入其中”。

除了给予,成熟的爱还有其他的基本元素:关怀、回应、尊重和知识。


我在这一节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怎么可能以无所求的方式与他人建立关系?现在,在布伯、马斯洛、弗洛姆相似结论的启发下,我可以描述成熟的、无所求的关系的特征,并以之为原型来探讨种种失败的关系的本质。

1.关爱另一个人的意思是以无私的方式与其建立关系:放下自我意识和自我觉察。在和对方的关系中不要以下面的想法为核心对方怎么看待我?这段关系对我有什么好处?关系不是为了寻求赞美、崇拜、性欲的释放、权力或是金钱。在每一时刻建立关联的只是双方二者,不受实际或想象中第三方的监察。换句话说,人必须以自己的整个存有与对方建立关系,如果自己有一部分在别处(比如,在考虑关系对关系外的某个人有什么影响),就可以说关系已经失败。

2.关爱另一个人意味着要尽可能彻底地了解对方,体验对方的世界。如果一个人能够无私地和对方建立关联,就能自由地体验对方世界的各个部分,而不是某个符合某种功利目的的部分。一个人把自己拓展到对方的世界,认识到对方是另一个有感情的存有,对方有着自己的世界。

3.关爱另一个人的意思是关心对方的存有与成长。通过真实的倾听得以全面了解另一个人,努力帮助对方在和自己建立关联的时刻充满生机。

4.爱是主动的。成熟的爱是爱人,而不是被爱。一个人把爱付出给另一个人,而不是“陷入”对对方的迷恋中。

5.爱是人在世界上的存有方式,并不是与某个特定的人建立排他性的、逃避现实的奇妙连结。

6.成熟的爱来自个体自身的丰富而非贫瘠,来自成长而非匮乏。个人爱另一个人并不是因为他需要另一个人才会感到存在、感到自己是完整的、能够逃避可怕的孤独。以成熟的方式爱人的人已经在其他的时刻、通过其他的方式满足了这些需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来源是母亲对婴儿的爱,在一个人的早年注入到他的生命中。这种过去的爱,是力量的源泉,而现在的去爱则是拥有力量的结果。

7.关爱是相互的。一个人若能真正地“转向他人”,他自己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一个人能把对方带入生命,自己也会变得更充满生机

8.成熟的爱并不是没有回报。人会改变,变得更丰富,感到自我被实现,存在孤独也得以减轻。通过爱人,自己也得到了关爱。但是这些回报只源自真正的爱,它们也不是爱的原因。借用弗兰克尔的说法,这些回报是自然产生,而无法求得的。


如果我们无法发展能够让我们面对存在孤独的内心力量、自我价值感、坚实的认同感,无法接受事物本来的面貌、接纳焦虑的话,我们就会用间接的方式来寻得安全感。

和别人一样,采用一致的穿着、言语、习俗,放弃不同的想法或感受,这能使人摆脱自我的孤独感。当然“我”被丧失了,但是对孤独的恐惧也得以消失。用顺从和融合解决孤独的方案却无法禁得住下面的问题:我想要什么?我的感受是什么?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有什么想要表达和实现的?

一个真正的、关爱的关系是和另一个人的关系,而不是和任何来自过去或者现在的这段关系之外的人的关系。移情、隐藏的动机和目标,都需要被铲除,才能让真诚的关系得到建立

没有“解决”孤独的办法,孤独是存在的一部分;我们必须面对孤独,找到容纳孤独的办法。与他人的交流是主要的减轻孤独恐惧的办法。我们都是黑暗海洋上行驶的孤独船只。我们可以看到其他船上的灯光,虽然我们无法碰触这些船,但是它们的存在以及处境的相似给我们提供了莫大的安慰。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全然孤独和无助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走出自己封闭的空间,发现他人在同样的孤独和恐惧中,我们对孤独的恐惧就会转为对他人的同情,使我们不再那样惊慌。一条看不见的纽带将处于相同经验的个体连结在一起,这些相同经验可以是在某个时间地点共有的生活经历(例如,就读某一所学校),也可以仅仅是共同见证某一事件。

孤独的人,如果允许自己孤独的话,就会在孤独中认识自己,并且创造出与他人的真正纽带或者根本连结。孤独并不是与他人分隔,或是造成自我的分裂或破碎,而是扩展个体的完整性、觉察力、敏锐度和人性。

通过冥想带来个人成长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它让人在降低焦虑状态的基础上(也就是有减轻焦虑作用的肌肉放松、冥想姿势、呼吸、心灵净化),面对并且超越孤独焦虑。

当“我”与另一个人建立真正的关系,“我”就会产生改变,完全不同于遇到“汝”前的我。“我”会经验到自己全新的部分,不仅仅向他人敞开,也向自己敞开。

第四部 无意义感


第十章 无意义感


普遍意义暗示在个人之外、超越于个人之上,存在着某种设计,这毫无意外地会指向某种奇特的或宗教性的宇宙秩序。世俗意义具有完全世俗性的基础: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在缺乏普遍意义系统的情况下,具有个人意义感。

人完全浸入生命之流中是既美好又正确的。


对加缪和萨特来说都很重要的是,人意识到必须创造自己的意义(而不是寻找上帝的或者是自然的意义),然后人必须全然投入去实现这个意义。

下面让我列举一些能够给人提供生活目的感的世俗活动:

1.利他。

2.为理想奉献。

3.创造性。

4.享乐主义的解决方法。

5.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对马斯洛来说有着特别的重要性。马斯洛认为人有着趋向成长和人格整合的倾向,有着一个内在的蓝图或模式,其中包括整套独一无二的特性组合,以及表达这些特性的自我驱力。根据马斯洛的说法,人的内在动机存在等级。从生存的角度看,最基础的动机是生理动机。满足了这些动机之后,人转向更高的需要,即对安全感、爱、归属、自我认同和自尊的需要。在这些需要满足了之后,个体转向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认知需要(知识、洞见、智慧)和审美需要(对称、和谐、整合、美、冥想、创造力、一致)。

6.自我超越。

马斯洛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了相同的观念。他认为完全自我实现的人(在人群中非常少的一部分)不会专注于“自我表达”。自我实现的人有坚实的自我感,关心他人而不是把他人作为自我表达或者是填补自身空虚的手段。根据马斯洛的说法,自我实现的人会献身于超越自我的目标,这些目标可能大至世界范围的议题(例如贫困、偏见、生态),或者是较小的问题,譬如伴侣的成长。

7.自我超越和生命周期。


三种生命意义。虽然弗兰克尔强调每一个人都有别人无法实现的意义,但这些对个体独特的意义可以分为三大类:

1.在个体的创造中,个体完成了什么或者是给世界贡献了什么;

2.个体在人际经验与个人经历中获得了什么;

3.个人面对痛苦,面对不可改变命运的姿态。


正如尼采说过的一句话:"凡不能毁灭我的,将使我更强大。"

第十一章 无意义感与心理治疗


意义的意义之一就是降低焦虑,意义的存在能够减轻人在面对缺乏规律和结构的人生和世界时所产生的焦虑。我们需要意义,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理由:一旦一种意义感产生,价值观也会随之产生反过来价值观能够强化人的意义感。

人类学对于价值观的标准定义如下:“一种对于‘想要什么’的明确或者隐蔽的观念,根据个人或者团体的特点而不同,会影响到如何选择可选的模式、意义和最终的行为。”换句话说,价值观形成一种规范,根据这套规范产生行为系统。

西方人是分析性和客观的,他们试图通过分析分解而理解自然,然后再征服和利用自然。东方人则以主观、整合和整体的态度面对自然,并不试图加以分析和控制,而是去体验和与之和谐共处。“寻找一行动”模式与“和谐一统一”模式之间的对比常常被形容为是“行动”与“存在”之间的对比。

参与生活也是治疗师处理无意义感的最有效的方法。

意义,就像快乐一样,不能直接求得。意义感是参与生活的副产品。参与生活并不能在逻辑上反驳宇宙观点所提出的问题,但是它能够让这些问题变得不再重要。这也是维特根斯坦的一句名言所包含的意思:“人生问题的解决之道,是让这个问题消失。

不管是什么带来了无意义感,治疗的答案就是参与。全身心地参与生活不仅可以消除宇宙观点带来的无意义感,还可以提高个体以某种和谐的方式完成生活的可能性。组建家庭,照顾他人,构思和参与项目,去发现、创造、建设,所有这些以及所有其他形式的参与都能够带来双重回报:它们能够丰富个体,并且可以缓解由存在的残酷现实直接造成的强烈不安。

这种治疗取向,与我先前描述的对其他终极关怀的处理有很大的不同。死亡、自由、孤独都必须直接处理。但是当面对无意义问题之时,有效的治疗师必须帮助病人将视线从这个问题上转移:接受参与(参与生活、参与关系)的解决之道,而不是沉浸在无意义感的问题之中。正如佛陀所教导的,追问生命的意义并无教益。人必须让自己沉浸在生活的洪流之中,让疑问随水流逝。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总阅读量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