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书中探讨了亲子关系的核心重要性,强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良好关系是孩子成长的基础。父母应关注自我对话,避免对自己和孩子的评判。通过接纳和回应孩子的情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孩子的稳定情绪。依附理论揭示了婴儿期的关系对未来人际关系的影响。合作型管教鼓励父母与孩子共同解决问题,设定界限时应以自身感受为依据。帮助孩子追求梦想,促进心理健康。
前言
亲子教养的核心,在于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如果把人比作植物,关系就是土壤。关系支持和滋养着孩子,让孩子得以成长(或抑制成长)。少了可以依靠的关系,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受损。
PART1 亲子教养的传承
如何自我对话
童年经历的一切把我们塑造成今天的样子,这是人类发展的基本方式,我们很难摆脱童年的经历。阻止这种内心批判的声音可能很难,但你可以注意观察自己是何时开始自我批判的,每次发现自己这么做时,就肯定一下自己的觉察力。
好父母/坏父母:不要轻易评判
人随时都在改变及成长,尤其是小时候。描述你看到的孩子的具体行为,并说出你欣赏的优点,这样做的效果远胜于笼统的评判。
练习:不再评判与其根据你做了什么来评判自己,不如观察及欣赏你做对的事情。注意这样做给你的感觉有何不同。
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以及我们对孩子的反应负起多少责任,是亲子教养的关键。
希望我已经说服你,去检视你如何因应孩子在你身上触发的情绪。请注意你的自我对话,注意内在那个自我批判的声音。尽量不要评判你自己、你的教养方式,以及你的孩子。
PART2 孩子的成长环境
重点不是家庭结构,而是我们如何相处
儿童是一个个体,但他也是整个系统的一部分。一个孩子的系统中,除了有亲密的家庭关系以外,还包括学校、他们的友谊,以及他吸收的文化。所以你应该观察那个系统,并尽你所能为你自己和孩子,把那个系统打造成最好的环境。环境没有必要是完美的,因为完美并不存在。
PART3 回应孩子的感受
去感受,而不是去处理。
接纳每种情绪的重要性。
接纳并回应孩子的感受,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PART4 最初的孕育
依附理论
婴儿来到这个世界时,先天就会与他人建立依附关系。根据依附理论,无论一个人与他人的依附关系是轻松的、亲密的,还是充满关爱的,或是缺乏自信、黏人的、复杂的,或者他觉得自己与他人难以亲近,甚至欺骗自己独来独往更好,那都是源自婴儿时期他所受到的对待。
依附关系的四种主要类型是:安全型、不安全/矛盾型、逃避型、排斥型。
强迫性的哭喊
无论孩子(或成人)年纪多大,觉得自己受到认真对待都是一种很好的心理疗愈。如果认真对待你的人是你的父母,无论你说什么,他们都不责怪你,那确实是最温暖的鼓励。
PART5 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
培养孩子的稳定情绪
用一种让孩子感到安全、被爱、被珍惜的方式去观察、倾听孩子,是对其稳定情绪的一种投资。
游戏力
不要干扰全神贯注的孩子。
PART6 所有的行为都是沟通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榜样
行为纯粹是一种沟通。
行为得体所需要的特质
你的任务是以身作则,用一样的同理心来对待孩子和他人,并希望孩子也能展现这样的行为。除此之外,为了适应社会,举止得体,我们也需要培养四种技能:1.抗挫折能力;2.灵活应变的能力;3.解决问题的能力;4.从他人的角度看待及感受事物的能力。
管教孩子应该多严格
管教孩子行为的三种主要方式通常是:严格,宽松,合作。
1.严格管教可能是最常见的管教方式,就是把成年人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总之,不断把你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既不是培养合作能力的最佳方法,也不是培养亲子关系的良好方式。
2.宽松管教是指,你从来不跟孩子谈任何标准或期望。
3.合作型管教是指你和孩子一起思考怎么解决问题,你更像是辅导员,而不是独裁者。
什么是合作型管教呢?它是怎么运作的?
(1)借由定义自己来定义问题。比如:“我希望你的房间保持整洁,我希望你整理一下。”
(2)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
(3)确认那些感受。
(4)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思考解决方案。
(5)坚持下去,必要的时候重复这几个步骤。
为年龄较大的孩子及青少年设定界限
不要评判孩子,给孩子贴上无能、冲动、不值得信任或不成熟的标签,这无法帮他们进步。
切记:你想设定界限时,应该界定自己,而不是界定孩子。以你自己的感受作为理由,因为你的感受才是真正的理由。
反常的青春期
与孩子合作,一起头脑风暴,而不是对他下命令。
孩子长大成人后
养儿育女意味着,孩子还小时,你是家长;接着,你和孩子都是成年人;最后,你可能在成年子女的眼中变成小孩。如果我们可以灵活演绎这些角色,每个人都能过得更轻松。
后记
诚实勇敢地修复任何裂痕,原谅自己并意识到我们都尽了最大的努力,可以让亲子关系更美好、更牢固。我们可以帮助及鼓励孩子锁定他们的愿望、希望和梦想去奋斗,我们可以相信他们。